Blog
分隔島的野菇別亂採,藥食真菌改善體虛提升免疫
前陣子颱風,高雄連下了九天雨,鳳山區鳳南路分隔島上竟然冒出滿滿的「綠褶菇」,引發不少民眾熱烈討論……其實,菇類最喜歡這種又濕又悶的環境。香菇屬於真菌,很多人只知道香菇是餐桌上的常見食材,但其實在中醫裡,真菌類也被視為富含營養價值的珍貴食療、食材喔!
🍄🟫香菇在食物裡的營養價值
香菇裡面有多醣體的成分,能幫助增強免疫力、調節膽固醇;同時也含有蛋白質與膳食纖維,有助於維持體力與促進腸胃蠕動。
雖然香菇不屬於中藥,但經常以食療食材的形式出現如:藥膳
常與黃耆、黨參、枸杞、紅棗、雞肉等搭配,煮成補氣養生湯。
👉適合常吃的人:
🔸容易感冒或體質偏弱
🔸長期熬夜或壓力大、精神不濟
🔸胃口不好、消化功能差
🔸想靠食補來提升免疫力
香菇是一味很好的食材,還是要注意它屬於中醫所說的「發物」,對於某些體質的人(例如蕁麻疹患者、痛風患者),在症狀發作時並不建議食用。
🍄🟫其他常見的真菌類藥材
靈芝
靈芝的好壞在多醣體!相信這句廣告詞大家都耳熟能詳吧!沒錯!靈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三萜類(triterpenoids)與多醣體(polysaccharides),但兩者的溶解特性不同,所以提取方法也會不一樣:
☑️三萜類 → 護肝、降血壓血脂、抗發炎抗腫瘤
🔹靈芝三萜類多屬於脂溶性/醇溶性成分,因此酒精可以提取三萜類成分
🔹可以用高粱酒 ( 要確保殺菌效果,通常需要 40%以上酒精 ) 將靈芝切片浸泡2–4 週,得到的就是俗稱「靈芝酒」
☑️多醣體 → 免疫調節、抗腫瘤、抗疲勞
🔹水溶性強,耐熱度中等
🔹電鍋煎煮(通常在95-100°C):內鍋加靈芝重量的10–15倍水量;外鍋加加 1–2杯水,煮一次大約 30–40 分鐘。
🔹多次煎煮後合併,可提高萃取率:將煮好藥液倒出,藥渣再加新水,再煮 1–2 次,幾次藥液合併
⭐對人體的幫助
🔸幫助入睡、減少焦慮(安神作用)
🔸提升免疫力,降低反覆感冒機率
🔸改善慢性疲勞、體虛
🔸輔助調控血壓、維持肝功能
茯苓
幾乎是中醫診所最常使用的藥材之一。常見的使用方式:
🔹茯苓常見的用法有切丁、切片、磨粉,依據使用方式與煎煮法不同
🔹切片:最常見,利於煎煮、出味快,常與白朮、薏仁、陳皮等藥材一起煎煮水藥,利於祛溼健脾。
🔹切丁:適合長時間煎煮或入膳食(如煲湯),常見於四神湯等長時間煎煮的藥膳。
🔹研磨成細粉:方便直接沖水、入丸散,或製成糕點(如茯苓糕、茯苓餅)。

⭐對人體的幫助
🔸幫助腸胃消化,減少脹氣、軟便
🔸利尿消腫,改善下肢浮腫
🔸穩定情緒,改善淺眠、多夢
🔸支持免疫功能
💡在真菌類裡面,香菇是很好的食材;而靈芝、茯苓、冬蟲夏草等在中藥裡也都是對身體有益的藥材,能調節免疫力、幫助腸胃消化。
但,雨後路邊冒出的野菇千萬不要隨便摘來吃,因為很多品種帶有毒性。想用菇類來養生,最好依照個人體質與需求,經由中醫師辨證後再選擇合適的方式,才能真正發揮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