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汗如雨下卻雙腿水腫,4招消腫去濕找回纖細美腿

夏天是許多人想瘦身的季節,但很多女生卻常常一覺醒來就覺得自己胖了一圈,尤其下半身在視覺上大了一號,只好自我安慰:我沒胖,只是熱脹冷縮而已!其實,這種現象很可能是夏天常見的下肢水腫現象。
夏天流汗其實比冬天更容易水腫
夏天流汗並不代表代謝順暢,反而因為陽氣消耗、脾胃變弱、濕熱環境,加上循環差,更容易形成下半身水腫。夏季容易雙腿水腫有3大原因:
1、體液濃度降低
夏天大量流汗會造成鈉流失,若補水時未補充足夠電解質,可能影響體液平衡,導致細胞間液增加,出現浮腫感。而人體下半身因為地心引力和循環壓力較大,就像排水管末端最容易堆積水分,特別容易雙腿腫脹。
2、夏天愛喝冰、吹冷氣
脾胃容易受寒傷害,脾的運化功能減弱,水分代謝變差;同時大量流汗又會消耗陽氣,讓推動水分代謝的能量不足。結果水分就容易淤積在雙腿,因為下肢循環本來就弱,負擔更大。
3、熬夜並大量喝水
夏天日照長、氣溫高,很多人喜歡晚睡,作息亂掉就會影響循環調節能力;再加上夜間容易口渴喝太多水,當身體在夜間休息無法有效代謝,隔天就會發現臉腫、眼皮腫,甚至雙腿浮腫得更明顯。
4招教你消腫去濕 找回纖細美腿
夏天濕氣重,加上夏天聚會多也會增加接觸油炸食物、甜點飲料的機會,代謝不掉的廢物就會在體內累積,轉化成濕氣 (中醫的「濕氣」泛指體內代謝不暢所累積的病理產物),讓水分代謝更卡關,除了體重計的數字降不下來,下半身還會呈現泡泡腫腫的狀態。以下4招幫助你日常調理、遠離浮腫:
1、每天至少喝 2000cc的水
夏天雖然大量流汗,但若水分補充不足,反而會讓血液變得濃稠、循環變差,水分就更容易停滯體內,造成水腫。建議每天至少攝取2000cc溫水,才能幫助身體順利帶走代謝廢物。
2、少鹽、少冰飲
鹽分過高會增加體內鈉負擔,使水分不易排出;而冰飲會傷害脾陽,使代謝能力下降,無法順利排除多餘水分。若想減少浮腫,建議少鹽、減少冰飲,保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。
3、多攝取優質蛋白質
蛋白質不足會降低體內調控水分比例的能力,血漿白蛋白下降會使滲透壓降低,水分就容易從血管滲出至組織間,造成水腫。建議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質,例如雞肉、魚肉。另外,儘量少攝取甜食,甜食容易造成脂肪型肥胖,還會增加體內的濕氣,提高水腫的發生率。
4、按摩穴位
平常可按摩以下三個穴位改善循環:
建議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,每次每個穴位按壓1~2分鐘,以酸脹感為宜。
▸ 三陰交:促進下肢循環
▸ 足三里:增強脾胃功能,幫助水分代謝
▸ 陰陵泉:利水消腫
夏天想遠離水腫,擁有纖細輕盈的雙腿並不難,只要從飲食、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,再搭配穴位按摩輔助,就能促進體內濕氣代謝,充滿自信地穿上短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