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天地

我有肌少症嗎?幾個步驟自我檢測與預防

肌少症

隨著台灣在2025年正式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65歲以上的長輩佔比將超過20%,肌少症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。肌少症不只是「變瘦」、「無力」這麼簡單,它會影響行動能力、生活品質,甚至增加跌倒、失能與死亡的風險。

肌少症的警訊

  • 肌肉質量減少:40歲後每10年流失約8%的肌肉;70歲後則以每十年減少15%的速度加速流失。
  • 力量下降:毛巾擰不乾、罐子打不開,看起來沒什麼的小困擾,其實常是早期徵兆。
  • 活動力降低:許多老年人曾抱怨走不遠、容易跌倒,無力感加重。
  • 慢性疾病加乘: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腎臟病、關節炎等,都會加速肌肉流失;而肌少症因為活動力下降,也會增加慢性疾病與代謝症候群,肌少症與其共病症互相影響。
肌少症 力量下降
我有肌少症嗎?幾個步驟自我檢測與預防

在家簡易自我檢測

您或家中長輩可以用以下「三招」初步判斷:

  1. 走路:行走速度小於每秒1公尺或是當走6公尺超過7.5秒 → 可能肌力不足。
  2. 握力:使用市售電子握力計,測出男性小於26公斤、女性小於18公斤 → 握力過弱。
  3. 小腿圍:男性小於34公分、女性小於33公分 → 小腿肌肉不足。

若出現以上徵兆,就要提高警覺!肌少症可能正在發生!

然而肌少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若是提早發現可以提早做準備預防肌少症!

肌少症 自我檢測
我有肌少症嗎?幾個步驟自我檢測與預防

如何預防肌少症?

目前沒有藥物能治療肌少症,最重要的就是「營養補充 + 阻力運動」

  • 阻力運動:如深蹲、健走、太極拳、八段錦,但要量力而為,從緩和的運動開始,別傷了肌腱關節。
  • 補充蛋白質:每天體重 × 1.2–1.5 公克的蛋白質,可以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如瘦肉、魚、蛋、豆類。
  • 維生素D與鈣質:幫助維持骨骼健康、避免跌倒與骨折。
預防肌少症
我有肌少症嗎?幾個步驟自我檢測與預防

中醫如何協助?

中醫治療強調「補益脾腎、補養氣血」

  • 養生運動:太極拳、八段錦,柔和又能強健肌肉。
  • 食療建議:山藥、枸杞、黑芝麻、核桃,搭配高蛋白飲食。
  • 中藥調理
    • 補氣:「氣」是推動身體運作的能量。脾氣虛弱時,飲食營養難以化生肌肉,就會覺得疲倦、無力。
      • 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
    • 養血:「血」是滋養全身的來源,血虛則肌肉得不到營養,容易瘦弱、頭暈、臉色蒼白。
      • 十全大補湯、八珍湯
    • 補肝腎:中醫認為「腎主骨、生髓、與肌肉力量相關」,肝主筋,筋骨強健才能帶動肌肉。
      • 六味地黃丸、杜仲、巴戟天
    • 化痰濕:「痰濕」阻滯會讓人沉重、無力,好像身體背著沙袋,肌肉難以靈活。
      • 二陳湯、參苓白朮散

藉由補氣養血、調理脾胃、滋養肝腎,不僅能增強體力,也能延緩肌肉流失,提升整體健康。

中醫 肌少症
我有肌少症嗎?幾個步驟自我檢測與預防

✨ 小藍醫師提醒:
肌少症並非老化必然的結果,只要及早檢測、飲食均衡、配合運動與中醫調養,就能「活得壯、走得穩」,延長健康壽命。